近年来,永福县永安乡人大扎实开展代表进站履职活动,通过社情调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抓手,强力培育“永安红珍珠红籽花生”这种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一乡一特”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更多更好惠及当地群众。
站点带动
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枫木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进驻的联络站,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县人大代表4人、乡人大代表6人。县人大代表、枫木村党支部书记黄文斯一直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履职信念,在与县乡人大代表经过大量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后,将目光锁定在一颗小小的红籽花生上。
人大代表带领合作社社员收获花生
在黄文斯的带动下,当地将红籽花生作为突破口,以代表联络站为纽带,采取“联合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和农业开发公司,按照“品种优良化、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经营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动红籽花生发展驶入快车道。通过红籽花生产业带动、激活农闲经济,将村里的集体土地及闲置土地进行流转使用,实现规模化种植,扩宽农户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永安珍珠红籽花生
2021年,通过“联合社+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全乡发展红籽花生种植200余亩,收购花生2万斤,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近4万元。在枫木村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周边部分村屯的农户纷纷种植,有效助推永安乡特色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科技推动
坚持产业科学发展
“枫木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非常适合种植珍珠红籽花生。”黄文斯说,珍珠红籽花生是枫木村天然土生的花生品种,其质地坚实、颗粒浑圆,口感醇香、脆而不硬,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传统种植的技术欠缺,再加上长年自留种和连作的影响,导致红籽花生种性逐渐退化,产量逐渐减少。
乡人大代表、副乡长朱燕(右)在指导合作社社员种植红籽花生
为探索红籽花生提质增量的有效方法,人大代表们在乡人大会上提出了加强技术扶持提升红籽花生产量的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乡政府的重视。为此,永安乡争取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农科院的大力支持,多次迎来农业技术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培训,对种植和日常管护进行科学指导。同时,主动与汕头市农业科学院接洽,对永安珍珠红籽花生进行提纯复壮,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在产业培育的源头上下足功夫,在热潮的推动下村里散闲农户也加入了种植红籽花生的队伍。
2021年,通过提纯复壮和科学管理,改良后的红籽花生具有品质好、味道美、价格高等特点,产量也由原来的250斤/亩大幅提升至330斤/亩,涨幅达32%。每市斤保底收购价12元,亩产增收0.4万元。
品牌驱动
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在永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力培育“一乡一特”,坚持“以产兴镇、产镇结合”,永安乡要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形成一批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业品牌,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富乡。
县人大代表黄文斯(左)和合作社社员收获花生
永安乡代表团代表在人代会会议期间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并在闭会后立即将会议精神付诸行动。
永安乡以枫木村、太和村为核心区域的“山弄”(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地下河交错纵横,土壤肥沃更富含硒元素,独特的气候,孕育了独特的珍珠红籽花生。枫木村代表联络站代表率先作为,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稳步开展富硒花生、绿色产业认证工作,并提出打造“永安红”、“七彩永安”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得到乡党委的支持和肯定。
黄文斯(右)和合作社社员精选收获后的花生
稻田里收割机轰鸣声,示范基地里欢快笑声,共同奏响了永安乡乡村振兴的活力乐章。永安乡人大代表将继续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为农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彰显基层人大力量。
作者|谭显奎
责任编辑|朱苗
来源|广西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