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向世界讲述移民搬迁的中国故事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向世界讲述移民搬迁的中国故事

新华社银川3月6日电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场合分享家乡的发展变化,表达家乡人民‘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感恩心声,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激动。我想,这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充分体现。”面对记者,马慧娟的回答自信又从容。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通过媒体记者向世界讲述了自己因移民搬迁而改变人生的经历,以及她的家乡西海固今昔巨变的精彩故事。

马慧娟在修改完善代表建议。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今年,马慧娟准备了三条建议:把红寺堡区创建成全国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加强罗山生态保护和移民文化保护、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20多年间,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红寺堡区可以成为一个典型,把好的脱贫经验和做法告诉全国、告诉世界,所以建议把这里创建成全国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马慧娟说。

马慧娟是移民搬迁的受益者、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和记录者。

到红寺堡区安居之前,她生活在西海固一个叫作黑眼湾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工具是一头头毛驴,村民们的生活正如当地方言中“黑眼”的意思——没有指望。

过去30多年时间里,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下,黑眼湾的十几户人家经过三次搬迁,彻底别离故土,诀别过往、寻找出路、迎接希望。

马慧娟(中)和同事在宁夏移民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马慧娟是在2000年走出黑眼湾的,那一年她20岁。酷爱读书,却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了学;本以为要在土地上重复父辈命运,却幸运地迎来了移民搬迁的好政策。依靠这个契机,她和乡亲们走出大山,到红寺堡区玉池村安家落户。

红寺堡是一片亘古荒原,上世纪90年代起,扬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兴建。借助一级级泵站,黄河水被扬高三百米流入荒原,滋养出一片绿洲。20多年间,这里陆续安置了23万移民群众,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在红寺堡,这么多年都有这么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因为党的好政策,因为黄河水的灌溉,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马慧娟说,从1998年开发至今,红寺堡从“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到“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全覆盖,乡亲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位于罗山脚下的红寺堡区玉池村。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2010年起,马慧娟在种地打工之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十多年间,她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上百万字,记录了许多像她一样的农村妇女的酸甜苦辣,按坏了13部手机,出了5本书。后来,她还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到了人民大会堂。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马慧娟一直关注乡村文化发展,提了很多相关建议。她在当地成立读书社,农闲时间组织妇女读书识字、丰富文化生活。她还担任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深入发掘、整理、记录红寺堡乃至宁夏独特的移民文化和历史。

作为一名作家,马慧娟笔耕不辍,记录和书写着移民搬迁的故事和红寺堡的发展变化。每次走村入户走访调研,她都会把乡亲们的故事和心声认真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笔记越记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精彩,有些人成了她书里的主人公,有些人的期盼被她写进了建议。

马慧娟(左)在村民家中走访调研。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今年是马慧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5个年头,回望履职路,从关注乡村文化发展,呼吁加大支持农村“两馆”建设、加强艰苦地区成年人教育;到关注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为加强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鼓与呼;再到建议把红寺堡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她始终扎根基层、关注基层,为父老乡亲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

“从民生小事到地区发展,履职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历练和蜕变。”马慧娟说,今年是她作为本届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她会一如既往讲好宁夏故事。

“我希望告诉更多人,西海固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了。我们正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双手,展现着新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马慧娟说。

 

记者|刘海

责任编辑|朱苗

来源|中国人大网


2022-03-07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付浩:为建工行业良性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肩负重要职责,尤其对于我们建工领域的诉源治理非常关注和重视,让人振奋。”5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焊工付浩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巡回区房地产及建工领域纠
  •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积极参与“十项行动” 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
    “‘十项行动’是天津市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天津施工图和项目清单、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天津市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其中,支持天津智慧港口建设,助力高质
  • 汪荣秀:在希望的田野上
    河南省固始县检察院检察官向汪荣秀(右)介绍该院未检工作。汪荣秀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在北京开会期间,我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我从未离开过桥头村这么长时间,我很想家
  • 全国人大代表李少平:做科技报国的“螺丝钉”
    李少平(右)和员工交流技术问题。“以科技报国,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兴发集团党委委员,湖北三峡实验室法定代表人、常务副主任李少平的座右铭。李少平从事技术领域研发工作多
  •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筑梦阳光未来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全社会关注。我认为,只有精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模式,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才能更好地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三十七中学教师
  • 期待以优质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进双梅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时刻挂记着我的家乡,希望家乡越来越美,期盼家乡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今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
  • 孙敏杰:以辛勤工作助推转型升级,以勤勉履职服务社会民生
    “我们既肩负着助力国企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使命,也肩负着为人民履职、替人民代言的代表使命,必须勤勉工作,以积极履职造福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敏杰自当选为区人大代表以来,
  • 郁斐:更走心的基层人大代表民主探索与实践
    郁斐是康桥镇康桥花园居委会主任,自2021年11月当选浦东新区第七届人大代表以来,郁斐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基层人大代表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的身份作用,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履行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职
  • 尽职履责惠民生 冲锋在前勇担当——记区人大代表、农行上海普陀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华钢
    华钢,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陀支行党委书记、行长。任职普陀区人大代表以来,他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履职尽责,带领全行干部员工立足岗位,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践行社会责任担当。积极
  • 全国人大代表薛志龙:推进乡村数字化转型 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我建议根据农村地区实际,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加快提升村民数字素养,增强村民使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干部数字化管理能力,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