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潘乐:我与乡亲们的致富之约 正文
贵州省

潘乐:我与乡亲们的致富之约

一位频繁往返贵阳与铜仁、企业与农村之间的八零后年轻人,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勇往直前的激情,庄重兑现与乡亲们的致富之约——2020年铜仁泰铭生态农业科技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成为省级养殖龙头企业之一,示范引领更多群众发展致富。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该公司董事长、区人大代表潘乐深知,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代表,只有为百姓谋福祉为地方谋发展,才算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此,他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努力用行动践行初心,用双手创造财富,带领着乡亲们鼓起钱包奔小康。

  在黄道乡长坳村园门坡1.2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现场热闹非凡。卡车、吊车同步进行着土地平场硬化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手头的工作,负责人潘乐则在一旁巡查指导。据悉,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丰富当地产业发展业态,也将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发展。为了让项目早日完工,潘乐几乎每天都会到工地“打卡”,“小平头哥”已成为工地工人们熟悉的面孔。

  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没有留念城市繁华,而始终钟情于躬耕“三农”事业。由于没有发展资本,大毕业后,他迫于生计,外出四处打拼。跑业务、做销售、做小工、包工程,吃苦耐劳、埋头肯干,用辛苦汗水换来了自己发展的第一桶金。历经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潘乐创办了自己公司,当起了老板。2015年12月,潘乐注册成立了铜仁市泰铭生态农业科技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生猪养殖及销售,循环发展精品水果和无公害有机绿色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16年,潘乐当选为万山区二届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职尽责,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的初心。2019年11月,作为万山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潘乐毫不犹豫带领着公司的原班人马回到万山投资发展,累计投入1.2亿元发展生猪养殖,只为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以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在潘乐看来,“作为万山区人大代表,就必须履行好代表的职责,为民谋福利。发展生猪养猪事业,一方面是前景非常好,另一方面可以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为政府减轻负担,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一把柴、发挥一束光、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万山区生猪养殖的省级龙头企业,泰铭生态农业依托万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优势,与温氏集团进行长期合作,实行养殖销售一体化建设。生猪养殖项目进展的如火如荼,也让潘乐的发展信心更加充实,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的决心越发坚定。

  据了解,目前潘乐已投资建成鱼塘鲫鱼塘厂区、鱼塘金盆厂区、黄道长坳厂区、亚鱼瓮袍厂区等4个养殖小区,可实现年出栏10万头产能,提供就业岗位近280个,累计支付劳务工资报酬逾3000余万元。通过“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农户)”产业带动模式,与建档立卡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覆盖建档立卡户250余户700余人,每年户均分红增收1000元以上。

  由于“摊子多”、规模大,为了督促施工,确保尽早收官,潘乐每天都在各个工地之间来回奔波,但他从不言累。“现在公司除长坳基地建设接近尾声外,其他3个养殖小区刚建成投产运行。各养殖小区建成投产后,将直接就近解决就业人口200人以上,带动项目实施区域集体经济发展,可为每位就业农户年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谈及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美好前景,潘乐止不住满脸笑意。

  “泰铭公司来我们村投资建厂,改善了村内发展条件,改变了以往贫穷落后面貌,更让我全家摆脱了贫穷困境,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这是鱼塘乡牛场坡村大麦坨组脱贫户龙七良向笔者介绍时的由衷肺腑之言。之前的龙七良全家共六口人,无正常持续性经济来源,靠农作物和政府补给度日。由于其家庭人多地少,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加上耕作环境恶劣,其家庭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泰铭公司鲫鱼塘养殖小区正式开工建设后,龙七良作为到工地上务工人员,每日能挣到160元务工工资,每月工资可获得4000元以上的劳动报酬。2020年来,龙七良在鲫鱼塘小区务工收入达9万元以上,全家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提升。养殖小区建成投产后,龙七良继续在公司务工发展,为家庭增收致富找到了一份稳定的新型职业。

  像龙七良这样快速脱贫致富的生动例子,在泰铭公司各养殖小区还有许多许多。他们都坚信一个道理:在泰铭公司养殖厂上班实打实,是一个值得付出的实体企业,是一个能够解决就近就业并改善家庭条件的好项目,是一个值得守护信赖的稳定事业。

  潘乐不仅热爱创业发展,更热衷于公益事业,个人捐赠回馈社会6.5万元,助力鱼塘中学、大坪乡幼儿园、黄道中学、黄道中心小学等发展教育事业,2020年疫情期间向湖北捐赠口罩4000个和资金1万元,2021年赞助鱼塘乡派出所1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代表的社会责任,一步一步向群众兑现自己的庄重承诺。

  代表履职期间,潘乐按时出席历次人代会,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履职建言,提出了“提级改造万山区文基村乡村道路建设”、“关于规范规模养猪场粪污处理”等5件建议,得到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采纳实施。由于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突出,2021年获得“万山区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突出的优秀代表”、“铜仁市优秀人才”等荣誉。沉甸甸荣誉的背后有多少艰辛和付出,旁人无法体会,只有践行者心里明白。

  2021年底,潘乐连任当选为万山区三届区人大代表,其肩上重担成倍增长。2022年,潘乐主动作为,奋力拼搏,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东西部协作重大机遇,借助铜仁与东莞协作创建莞铜现代农业园区平台,科学整合资源,助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3月28日,在潘乐谋划筹备下,成功启动了莞铜现代农业泰铭农业20万头生猪暨正道实业100万羽蛋鸡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开工建设,该项目占800余亩,投资8.5亿元,预计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两项目建成后将加快推进万山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心中不变的初心执念,为了兑现与乡亲的致富之约,如今,潘乐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规划长远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创建发挥现代一体化生猪养殖品牌效应,示范带领项目地周边及更多群众,一道劲步踏上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奔向高质量建设“转型之城·美丽万山”的新征程。

 

记者|罗泽亭

责任编辑|朱苗

来源|贵州人大网


2022-04-13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保障居家老年人吃得安全卫生健康实惠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老年人群体上。“目前,老年人吃饭难是养老问题的集中表现之一,解决吃饭难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普遍反映的现实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
    人大代表多年关注老旧小区功能更新与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和煦春风,轻抚斑驳的红砖青瓦;在刷上新漆的老式葡萄架下,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见证着老院的岁月更迭……当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杨纲走在谢家
  • 以梨为媒 奔向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綦江区永新镇石坪村梨花山,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许多游人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梨花传来的春的消息。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弓着身子穿梭在梨树间,护卫着梨花山的美丽。“梨树让我们
  • “金果果”富了乡亲振兴了村庄
    近日,酉阳自治县南腰界镇大坝村一组思茅坪的山坡上,十余名村民穿着雨衣穿梭在金梅枣基地,呵护着刚抽芽的果树。“金梅枣今年就要挂果了。昔日闲置土地,如今变身经济林。”南腰界镇人大代表、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冉灵
  • “红管家”故事多
    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宣传宣讲两会精神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卢支书,回来了,快给我们说说,这次去北京都有啥收获?有哪些跟我们有关的好政策……”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卢丹刚刚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蜂糖李种植地,向农户们了解李
  • 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第一时间赶回家乡隆恩村,将两会“好声音”传递到基层,和大家分享会上的所见、所闻和
  • 从“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们深情“告白”东莞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京参会,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年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莫幼坤心情尤为激动。她是农民工代表,也是从东莞横沥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国家
  • 兰花静开吐芬芳—— 记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扎根基层信息通信运检技术岗位25年,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基层专家;从单打独斗、独自前行到传递知识、授人以渔,培养起一批人才,她始终吃苦在前,奉献在前,默默付出,不问收获。
  •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
    “小艾书记回来啦,小艾书记回村啦!”“小艾书记,我们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你发言了,你坐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激动吗,你是我们全村人民的骄傲啊!”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轮台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