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肖军的十年“长跑” 正文
贵州省

肖军的十年“长跑”

2月赏花,4月尝果。花和果所带来的两个火热农旅季退场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漫山遍野的樱桃林进入了又一年的宁静时刻。

  5月的陶营村,三晴两雨。得到风调雨顺的给养,休养生息的樱桃林长得郁郁葱葱,正在为明年春夏的花开果熟储备着能量。

  樱桃树们忙半年,歇半年。可市人大代表肖军歇不下来,他要趁这个档期,琢磨樱桃酿酒的事儿。

  陪同樱桃产业“长跑”,肖军已经交付了10年的光阴。种植,销售,加工,樱桃产业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肖军都在深思熟虑、殚精竭虑。

肖军(右二)在督导村基层服务管理平台施工进度(杨英 摄)

  2013年,陶营村群众选择了肖军,推选他为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当时,陶营村种植的玛瑙红樱桃才1000多亩,但樱桃在当时已呈现出了走俏迹象。肖军拿捏得准,准备推广种植樱桃。

肖军在夜间整理资料(杨英 摄)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专项资金明确:退耕还林1亩,财政补助1200元。肖军趁机动员群众种樱桃,但大伙还是心存疑虑:“土地全种了樱桃,怕以后没粮吃。”肖军说服不了全体村民,就退而求其次,先让头脑活络的村民杨才貌带个头,赌一把。

  杨才貌的地全种了。

  杨才貌开了头,其他人家也就照着葫芦画瓢,把土地都种上了樱桃。全村集体转型的原因,肖军这样说道:“一是基于每亩1500元补贴的政策刺激,二是基于樱桃产业‘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助推”。

  就这样,陶营村玛瑙红樱桃面积一下子飙升到4821.69亩,樱桃的绿色,全部覆盖了技术人员在纸上勾下的图斑。

  樱桃挂果快,头年种,二年壮,三年卖果有希望。

  2014年扩种的3000多亩樱桃,到了2016年就挂果了。面积大,产量高,肖军担心市场出现销售瓶颈,就张罗一场文化活动来促销,自己还掏了2万元赞助。“活动结束,我的嗓子都哑了”,但这一场文化促销活动让玛瑙红樱桃更加声名远扬。

  2017年4月,又一季樱桃成熟,残次果滞销,大伙于是建议搞樱桃深加工。盼着产业升级的肖军接了招,自费前往山东取经。殊不知,到了目的地,肖军才发现自己是缘木求鱼,白忙了一场,因为山东的樱桃品种与陶营的玛瑙红樱桃根本不一样。

  2019年,政府组织人员前往黔东南州麻江县考察蓝莓酿酒,肖军邀上凡事爱琢磨的杨才貌到了麻江。两人带回麻江蓝莓酒,开始了研究。杨才貌几番尝试,终于用残次樱桃酿出了酒。此时已是陶营村党总支书记的肖军被选为毕节市人大代表。“我是人大代表,我写个建议交县人大,争取建樱桃酒厂,到时候,我就聘你杨才貌当技术总监。”肖军当时说。

  杨才貌的樱桃酒酿出来了,但有苦味。肖军和杨才貌找来许多行家里手研判,最终才发现是酿酒时没有对樱桃作去核处理。

  今年的樱桃销售季节结束后,肖军就到处寻找樱桃去核机。网上寻到后,他把信息保存在手机上,然后急匆匆赶到杨才貌家,屁股还没有落座,话匣子就打开了:“我一直找,一直找,前几天,到底找到了。”肖军打开手机里保存的信息,递给了杨才貌。

  摸索出了樱桃酿酒技术,寻找到了樱桃去核机,建樱桃酒厂的报告已经“打到了县里”,未雨绸缪的每一项准备共同指向了樱桃深加工,肖军和杨才貌的脸上更多了自信。

  今年,在没有深加工作为补充的前提下,陶营村玛瑙红樱桃产业仅靠农旅一体的发展,已经释放了强劲的增收能量——数据表明,陶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4年的10148元,增加到如今的20600元,樱桃的贡献功不可没!

  依托建在樱桃产业上的党组织引领,在肖军一路伴随樱桃“长跑”的呵护中,陶营村完成了扩种、提质、畅销的几次突围。

  如今,樱桃酒厂的谋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项目建议一经审批,陶营村樱桃产业又将续上深度加工的链条。届时,凭借已经成立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玛瑙红樱桃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将会圆梦。

  很有意思的是,肖军成就了陶营的村民,而被他领着“长跑”10年的樱桃也成就了他的“樱桃经”,使他站上了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发言席上,站上了贵州省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的发言席上,站上了贵州省人大和毕节市人大有关会议的经验交流发言席上。

  玛瑙红樱桃产业的陶营“长跑”,也让陶营村实至名归——陶营村党总支成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陶营村评上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陶营村还成了毕节市全国人大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络站。

 

记者||张晓勇 周啟刚

责任编辑|朱苗

来源|贵州人大网


2022-06-13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保障居家老年人吃得安全卫生健康实惠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老年人群体上。“目前,老年人吃饭难是养老问题的集中表现之一,解决吃饭难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普遍反映的现实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
    人大代表多年关注老旧小区功能更新与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和煦春风,轻抚斑驳的红砖青瓦;在刷上新漆的老式葡萄架下,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见证着老院的岁月更迭……当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杨纲走在谢家
  • 以梨为媒 奔向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綦江区永新镇石坪村梨花山,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许多游人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梨花传来的春的消息。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弓着身子穿梭在梨树间,护卫着梨花山的美丽。“梨树让我们
  • “金果果”富了乡亲振兴了村庄
    近日,酉阳自治县南腰界镇大坝村一组思茅坪的山坡上,十余名村民穿着雨衣穿梭在金梅枣基地,呵护着刚抽芽的果树。“金梅枣今年就要挂果了。昔日闲置土地,如今变身经济林。”南腰界镇人大代表、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冉灵
  • “红管家”故事多
    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宣传宣讲两会精神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卢支书,回来了,快给我们说说,这次去北京都有啥收获?有哪些跟我们有关的好政策……”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卢丹刚刚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蜂糖李种植地,向农户们了解李
  • 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第一时间赶回家乡隆恩村,将两会“好声音”传递到基层,和大家分享会上的所见、所闻和
  • 从“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们深情“告白”东莞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京参会,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年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莫幼坤心情尤为激动。她是农民工代表,也是从东莞横沥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国家
  • 兰花静开吐芬芳—— 记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扎根基层信息通信运检技术岗位25年,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基层专家;从单打独斗、独自前行到传递知识、授人以渔,培养起一批人才,她始终吃苦在前,奉献在前,默默付出,不问收获。
  •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
    “小艾书记回来啦,小艾书记回村啦!”“小艾书记,我们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你发言了,你坐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激动吗,你是我们全村人民的骄傲啊!”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轮台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