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用青春托起乡村孩子的上学梦 正文
贵州省

用青春托起乡村孩子的上学梦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坪玉教学点是典型的深山“一师一校”,1个老师,30个学生,而潘仲勇就是这里唯一的教师,40岁出头的他却坚守了20个年头,谱写了一个关于初心和坚守的故事。

  因为生于这里,所以留在这里

  2000年,刚从黎平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的潘仲勇,服从组织安排,只身一人来到报京乡松柏村金坪玉教学点,没曾想,这一待就是20年。

  “刚来时,坪玉教学点还叫坪玉小学,只有1-3年级,我来之前仅有两名代课老师。”20出头的潘仲勇,最初得知分配结果内心是抗拒的,虽然在自己家乡教学,但条件艰苦,便犹豫了要不要留下来。

  “松柏是你的家,你都不愿留下来,其他人怎么会留下来?”

  “你想看到村里的学生没人愿意教,几岁的娃娃每天走路十几公里去上学嘛?”

  父亲的一席话,让未经世事的潘仲勇如梦初醒,打消了顾虑,坚定了扎根乡村的信念,开启了长达20年的执教生涯。

  因为爱在这里,所以守在这里

  “我也没曾想过自己在这里一待就是20年,期间有辛酸、苦涩但也很幸福,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妻子。”说起爱人,潘仲勇嘴角始终洋溢着幸福。

  2002年,潘仲勇与勤劳朴实的朱木群喜结连理,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的同时,也让教学点有了“女主人”。

  “这些小孩子也可怜,他们爸妈很多去外面打工了,我们能照顾就多照顾点。”朱木群一边切菜,一边对笔者说道。

  坪玉教学点的30名学生大多是留守未成年人,寄养在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戚家,而学前教育学生就有17名,为了方便照顾这群孩子潘仲勇夫妻俩直接在办公室搭起了床铺,吃住在校。

  潘仲勇负责教学,爱人朱木群就负责给孩子们煮煮饭,带带学前教育的小孩子们,日复一日地坚守在教学点,把更多的爱倾注在这群孩子的身上。

  “非常感谢潘老师他们,我家娃娃在这读书太放心了,上次我们没空来接娃娃,潘老师还帮忙送孩子回家……”

  “前段时间,潘老师还帮我外公外婆栽秧。”

  提起潘仲勇夫妇,村民们总是赞不绝口。凭借着良好的师风师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潘仲勇赢得了同学们的爱戴和家长们的信任。

  因为心在这里,所以奉献在这里

  “我曾抗拒过,但却不曾后悔,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人民教师,无论在哪里都应该尽己所能教导学生。”生于斯而长于斯,20年光阴,潘仲勇不仅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群孩子,更找到了一生的幸福。

  “潘老师是我小学老师更像是朋友,感谢他一直鼓励我,虽然我远在大连,但每次回家都会去他家坐一坐。”

  研究生毕业的朱勇安是潘仲勇的一名学生,通过其自身努力和潘仲勇的鼓励,成为了一名飞出大山的金凤凰。

  如今,坪玉教学点共有17名学前教育、5名一年级和8名二年级的孩子。

  “我想帮助坪玉这群有梦想的孩子走出大山。”执教20载,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潘仲勇慎终如始,头上也多了几许银丝,但初心未改,始终坚守在这。

  扎根大山,一心一意服务家乡教育事业……对于潘仲勇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而他,也将继续在岗位上诠释自己的初心,把更多的热情奉献给这片土地。

 

作者|杨子轩

责任编辑|朱苗

来源|贵州人大


2022-06-14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保障居家老年人吃得安全卫生健康实惠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老年人群体上。“目前,老年人吃饭难是养老问题的集中表现之一,解决吃饭难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普遍反映的现实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
    人大代表多年关注老旧小区功能更新与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和煦春风,轻抚斑驳的红砖青瓦;在刷上新漆的老式葡萄架下,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见证着老院的岁月更迭……当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杨纲走在谢家
  • 以梨为媒 奔向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綦江区永新镇石坪村梨花山,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许多游人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梨花传来的春的消息。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弓着身子穿梭在梨树间,护卫着梨花山的美丽。“梨树让我们
  • “金果果”富了乡亲振兴了村庄
    近日,酉阳自治县南腰界镇大坝村一组思茅坪的山坡上,十余名村民穿着雨衣穿梭在金梅枣基地,呵护着刚抽芽的果树。“金梅枣今年就要挂果了。昔日闲置土地,如今变身经济林。”南腰界镇人大代表、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冉灵
  • “红管家”故事多
    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宣传宣讲两会精神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卢支书,回来了,快给我们说说,这次去北京都有啥收获?有哪些跟我们有关的好政策……”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卢丹刚刚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蜂糖李种植地,向农户们了解李
  • 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第一时间赶回家乡隆恩村,将两会“好声音”传递到基层,和大家分享会上的所见、所闻和
  • 从“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们深情“告白”东莞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京参会,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年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莫幼坤心情尤为激动。她是农民工代表,也是从东莞横沥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国家
  • 兰花静开吐芬芳—— 记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扎根基层信息通信运检技术岗位25年,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基层专家;从单打独斗、独自前行到传递知识、授人以渔,培养起一批人才,她始终吃苦在前,奉献在前,默默付出,不问收获。
  •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
    “小艾书记回来啦,小艾书记回村啦!”“小艾书记,我们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你发言了,你坐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激动吗,你是我们全村人民的骄傲啊!”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轮台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