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洪娇:“90”后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正文
贵州省

洪娇:“90”后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扎着马尾、戴着眼镜、朝气蓬勃、彬彬有礼,这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第八届人大代表、洪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洪娇留给人的印象。现年26岁的她,2019年毕业于贵州理工学院,毕业后,在外上班的她心里始终埋藏着一份牵挂。

  “我们村自然条件好、水资源丰富,但始终发展不起来”。洪娇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步伐中,她特别希望自己能趁此机会,为家乡做点事,让自己居住了20多年的村庄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于是,2021年10月,她当选为玉屏县年纪最小的女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朱家场镇年纪最小的人大代表。

  筹资金,钻深井

  2021年12月该村新寨组人饮水池地基垮塌,导致水源浑浊,涉及到2个村民组35户210人的生活用水,接到群众反映后,洪娇一刻也没耽搁,第一时间到现场核实情况并组织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召开研判会,及时向上级报告。

  经县级专家现场勘探,查明原因,表示水池由于垮塌严重,已无法修复。面对此情况,洪娇始终牵挂着村民的饮水问题,在多次争取下,县水务局重新选址钻一口深井,但由于地质和工程量的原因,项目所需资金量大,县级资金无法全部匹配到位,最终协商,除县级匹配的资金外,所差资金由村里自行筹措。在共同努力下,历时半个月,一口新的人饮水深井便建设完工,村民们再次喝上了安全生活用水。“别看我们支书是位女同志,年龄又小,做起事来却果断、高效,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水质安全了。”57岁的村民洪家江竖立大拇指高兴地说道。

  争项目,修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从洪家湾村穿境而过的2.5公里通村公路修建年代久,已满足不了村里的发展需求,交通的改善成为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为了疏通“毛细血管”,铺就乡村振兴路。洪娇带领村“两委”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覆盖。在敲定项目的同时,因占地原因有的村民不乐意了,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

  便于尽快打通“大动脉”,满足村民出行,洪娇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有的一户甚至要反复协调五六次,在村“两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政策讲解和思想开导下,所有村民同意修建公路所占用的土地无偿提供。如今,通村公路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村民还能在项目点上务工,增加收入,村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看到村里一天天的变化和村民久违的笑容,洪娇心理有了期许慰藉,就想着尽自己的能力把村庄建设好,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带领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

  治撂荒,守口粮

  防止土地“非农化”“非粮化”,杜绝土地撂荒,成为了洪娇手头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藏粮于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定粮食生产,洪娇组织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院会议、张贴标语、发放资料等形式,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全面摸清撂荒底数,因类施策,推行农户复耕一批、规模流转一批、委托代管一批、集体助耕一批“四个一批”复耕措施,对前期养殖龙虾撂荒土地60亩进行复耕复垦,村委会领办合作社,种植大豆。

  村民陈玉霞高兴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种粮不仅免费发放种子,还有补贴,我家撂荒好几年的一块土地现在都翻土种上大豆了。”

  “洪家湾村将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整修河道和修建产业路,把村里的千亩精品水果基地串联起来,打造春季赏花、夏季摘果的农旅一体化产业。”谈及村里下一步的规划时,洪娇说。

  岁月无迹,青春有痕。作为“90”后青年女支书、人大代表,洪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朱苗

来源|贵州人大网


2022-06-24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保障居家老年人吃得安全卫生健康实惠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老年人群体上。“目前,老年人吃饭难是养老问题的集中表现之一,解决吃饭难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普遍反映的现实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
    人大代表多年关注老旧小区功能更新与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和煦春风,轻抚斑驳的红砖青瓦;在刷上新漆的老式葡萄架下,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见证着老院的岁月更迭……当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杨纲走在谢家
  • 以梨为媒 奔向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綦江区永新镇石坪村梨花山,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许多游人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梨花传来的春的消息。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弓着身子穿梭在梨树间,护卫着梨花山的美丽。“梨树让我们
  • “金果果”富了乡亲振兴了村庄
    近日,酉阳自治县南腰界镇大坝村一组思茅坪的山坡上,十余名村民穿着雨衣穿梭在金梅枣基地,呵护着刚抽芽的果树。“金梅枣今年就要挂果了。昔日闲置土地,如今变身经济林。”南腰界镇人大代表、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冉灵
  • “红管家”故事多
    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宣传宣讲两会精神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卢支书,回来了,快给我们说说,这次去北京都有啥收获?有哪些跟我们有关的好政策……”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卢丹刚刚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蜂糖李种植地,向农户们了解李
  • 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第一时间赶回家乡隆恩村,将两会“好声音”传递到基层,和大家分享会上的所见、所闻和
  • 从“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们深情“告白”东莞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京参会,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年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莫幼坤心情尤为激动。她是农民工代表,也是从东莞横沥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国家
  • 兰花静开吐芬芳—— 记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扎根基层信息通信运检技术岗位25年,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基层专家;从单打独斗、独自前行到传递知识、授人以渔,培养起一批人才,她始终吃苦在前,奉献在前,默默付出,不问收获。
  •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
    “小艾书记回来啦,小艾书记回村啦!”“小艾书记,我们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你发言了,你坐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激动吗,你是我们全村人民的骄傲啊!”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轮台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