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石丽平:一针一线绣出精彩来 正文
贵州省

石丽平:一针一线绣出精彩来

“这个披肩上有石榴、凤凰,一位母亲把‘望女成凤’‘多子多福’的美好祝福都表达在上面……”近日,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自治县七星广场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以苗族元素为主的苗绣服饰、苗药、银饰、家居用品、旅游商品等产品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公司总经理石丽平手拿苗绣披肩,正向绣娘们讲述着松桃苗绣背后的故事。

  在松桃,一直保留传承着一门古老手艺——苗绣。说到苗绣,当地群众都会想起全国人大代表、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

  苗绣既是文化,又是产业。“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刺绣,对我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从2000年开始,石丽平用8年时间,徒步3万多里路,收集资料,整理记录苗绣的历史和技艺。

  在记录的同时,石丽平也组建起松桃苗绣团队,到乡村推广苗绣,组织培训绣娘,带动当地群众传承民族手艺。她们当中,有留守妇女,有返乡农民工,还有下岗女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绣娘们有提成、有干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用一针一线绣出了致富新生活。

  20余年如一日,制作苗绣、传承苗绣,在石丽平的带动下,松桃苗绣得到较快发展。2021年,松桃苗绣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松桃苗绣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但是不能仅停留在刺绣上,而要诠释好背后的故事,让刺绣产生更大价值。”意识到这一问题,石丽平积极奔走在开展各类苗绣培训、传授苗绣技艺之间,希望培育一批苗绣传承人、刺绣从业者,抱团发展壮大松桃苗绣产业。

  在石丽平的记录本上,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培养计划: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让年轻人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让他们热爱苗族文化、热爱苗绣。借助年轻人的力量,不断丰富苗族文化理论,让苗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石丽平积极联系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学校开展苗绣课程,教学生苗绣技巧,讲苗绣文化故事。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学员,足迹遍布省内外。

  现在,受训后的松桃苗绣学员已在武陵山片区找到用武之地,就业创业者达2万余人。

  一步一个脚印,在传承松桃苗绣文化发展过程中,石丽平从未退缩,潜心做好松桃苗绣民族文化这件事。

  石丽平说:“一件苗绣服饰有苗族传统绣工,也有中药材板蓝根原料的染线,不仅带动大家就业,还可以拉动板蓝根种植、织布、服饰销售等产业链发展。现在,我们正着手‘苗绣+’发展模式,如‘苗绣+服饰’‘苗绣+旅游’……让苗绣产生无限可能,惠及更多群众。”

  眼下,石丽平又忙着投入梳理松桃苗绣发展历程、苗族文化脉络等工作中。她说:“要把苗绣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把苗绣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让苗绣产品融入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记者|刘骏娇 通讯员 龙元彬

责任编辑|朱苗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2022-07-21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保障居家老年人吃得安全卫生健康实惠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老年人群体上。“目前,老年人吃饭难是养老问题的集中表现之一,解决吃饭难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普遍反映的现实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
    人大代表多年关注老旧小区功能更新与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和煦春风,轻抚斑驳的红砖青瓦;在刷上新漆的老式葡萄架下,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见证着老院的岁月更迭……当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杨纲走在谢家
  • 以梨为媒 奔向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綦江区永新镇石坪村梨花山,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许多游人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梨花传来的春的消息。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弓着身子穿梭在梨树间,护卫着梨花山的美丽。“梨树让我们
  • “金果果”富了乡亲振兴了村庄
    近日,酉阳自治县南腰界镇大坝村一组思茅坪的山坡上,十余名村民穿着雨衣穿梭在金梅枣基地,呵护着刚抽芽的果树。“金梅枣今年就要挂果了。昔日闲置土地,如今变身经济林。”南腰界镇人大代表、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冉灵
  • “红管家”故事多
    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宣传宣讲两会精神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卢支书,回来了,快给我们说说,这次去北京都有啥收获?有哪些跟我们有关的好政策……”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卢丹刚刚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蜂糖李种植地,向农户们了解李
  • 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第一时间赶回家乡隆恩村,将两会“好声音”传递到基层,和大家分享会上的所见、所闻和
  • 从“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们深情“告白”东莞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京参会,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年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莫幼坤心情尤为激动。她是农民工代表,也是从东莞横沥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国家
  • 兰花静开吐芬芳—— 记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扎根基层信息通信运检技术岗位25年,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基层专家;从单打独斗、独自前行到传递知识、授人以渔,培养起一批人才,她始终吃苦在前,奉献在前,默默付出,不问收获。
  •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
    “小艾书记回来啦,小艾书记回村啦!”“小艾书记,我们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你发言了,你坐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激动吗,你是我们全村人民的骄傲啊!”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轮台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