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杨美代表:一针一线,织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画卷 正文
贵州省

杨美代表:一针一线,织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画卷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确保就业总体稳定,并把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作为今年要继续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饱含了浓浓的为民情怀。”省人大代表、贵州巧姐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绣娘杨美说。

 

 

  “省委、省政府为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作为人大代表,也要为全省就业贡献力量。”杨美从小生活在织金绮陌的一个苗族村寨,自幼深受母亲的教导和熏陶,熟练掌握了蜡染多种技法,尤为擅长苗族蜡染技艺——小蜡刀。

  “蜡染是苗族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许多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苗族妇女同胞,不能外出务工,无法为家庭创造收入。”杨美说,“要解决她们的就业困难,增加就业岗位,首先要有平台。”

  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杨美成立了巧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把苗族同胞精通苗族蜡染技艺的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从而达到就业目的。

  杨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苗族绣娘共计200余人,其中脱贫群众100余人,每人每月能增收3000元左右。

  “作为从苗寨走出的一名人大代表,能够为当地群众提供一个稳定的就业平台,让他们拥有一份能够勤劳致富的工作,看到她们脸上的幸福笑容,就是我最好最大的收获。”杨美笑道。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黔西市化屋村考察,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而如何让苗绣技艺在传承中发扬光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苗绣技艺、接受苗绣产品,是杨美长期以来努力的目标。

 

杨美的苗绣产品

 

  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杨美带来了一份关于《发展毕节苗族蜡染刺绣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现有的苗族蜡染刺绣产业经营主体弱、小、散,市场难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杨美建议,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组织动员、联络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支持、引导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让苗绣形成产业化,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产业发展需要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的运营需要合作社补链,群众发展需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提供平台。”杨美认为,需要构建起“大企业+合作社+家庭群”的组织体系,让苗绣发展成为完整的产业链。

  杨美还建议,要充分挖掘不同地域、不同服饰的原始手工艺,把平绣、挑花、堆绣、锁绣等苗绣手工绣法传承好,申请产品地理标识,切实加以保护。要在保留原生态韵味的基础上,强化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需求有机结合,引导苗绣企业及民族手工从业人员自主研发或与手工研发设计创意机构合作,开发设计具有文化品位、技术含量和市场需求的传统手工艺时尚精品。

  “我们一定能用一块方巾、一团火烛、一只蜡刀、一针一线,在织金这片织梦成金的热土上,织出一幅幅具有织金特色、民族特色的时代精彩画卷!”杨美自信地说。

 

记者|甘玥

责任编辑|成鑫

来源|贵州人大


2023-02-02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保障居家老年人吃得安全卫生健康实惠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老年人群体上。“目前,老年人吃饭难是养老问题的集中表现之一,解决吃饭难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普遍反映的现实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
    人大代表多年关注老旧小区功能更新与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和煦春风,轻抚斑驳的红砖青瓦;在刷上新漆的老式葡萄架下,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见证着老院的岁月更迭……当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杨纲走在谢家
  • 以梨为媒 奔向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綦江区永新镇石坪村梨花山,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许多游人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梨花传来的春的消息。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弓着身子穿梭在梨树间,护卫着梨花山的美丽。“梨树让我们
  • “金果果”富了乡亲振兴了村庄
    近日,酉阳自治县南腰界镇大坝村一组思茅坪的山坡上,十余名村民穿着雨衣穿梭在金梅枣基地,呵护着刚抽芽的果树。“金梅枣今年就要挂果了。昔日闲置土地,如今变身经济林。”南腰界镇人大代表、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冉灵
  • “红管家”故事多
    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宣传宣讲两会精神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卢支书,回来了,快给我们说说,这次去北京都有啥收获?有哪些跟我们有关的好政策……”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卢丹刚刚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蜂糖李种植地,向农户们了解李
  • 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第一时间赶回家乡隆恩村,将两会“好声音”传递到基层,和大家分享会上的所见、所闻和
  • 从“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们深情“告白”东莞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京参会,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年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莫幼坤心情尤为激动。她是农民工代表,也是从东莞横沥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国家
  • 兰花静开吐芬芳—— 记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扎根基层信息通信运检技术岗位25年,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基层专家;从单打独斗、独自前行到传递知识、授人以渔,培养起一批人才,她始终吃苦在前,奉献在前,默默付出,不问收获。
  •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
    “小艾书记回来啦,小艾书记回村啦!”“小艾书记,我们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你发言了,你坐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激动吗,你是我们全村人民的骄傲啊!”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轮台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