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毛珍芳:把“泥土的芬芳”带入人民大会堂 正文
四川省

毛珍芳:把“泥土的芬芳”带入人民大会堂

终年积雪的群峰,瞬息万变的云海,璀璨深邃的星空,自由穿梭的珍稀动物……毛珍芳深爱的家乡被誉为“雅西明珠·嘎贡门户”。

毛珍芳来自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元根村,是一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这些年来,她一直扎根基层,传递基层的声音,化解基层的问题,把“泥土的芬芳”带入人民大会堂,与村民们一起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崭新篇章。“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是她一直铭记于心的履职座右铭。

加强生态保护守住“绿水青山”

“我们这里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有着国家首个大熊猫放归自然基地,风景美不胜收。”提及家乡的自然风光,毛珍芳满是自豪。元根村整个村落都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内,如何保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是毛珍芳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多次走访村民、听取专家意见之后,毛珍芳明白,村里传统的“靠山吃山”的生产方式亟待改变。虽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管护成本增加等问题。

2021年,在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即将到期之际,毛珍芳将基层百姓的“心声”带上了全国人代会。国家林草局对毛珍芳的代表建议高度重视,对建立退耕还林长效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答复,着力推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靠山吃山”到守住“绿水青山”,实行生态保护后的高山生态草甸间,树木苍翠,流水潺潺,吸引着八方来客。孟获城、月亮湖、公益海等景点的游客络绎不绝,错落有致的乡村农房都挂着农家乐的招牌。村民们摇身一变,变成了导游,当起了民宿老板,乡村生态游一路凯歌高奏。

促进乡村振兴创造“金山银山”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当先。以前元根村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以传统的土豆玉米种植为主,结构单一,收入微薄。产业不兴旺,没有“强引擎”和“硬支撑”,乡村振兴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珍芳下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带领大家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村民应该种什么?要怎么种?经过多方调研,她发现一种名为高山白菜的植物品种可以反季种植,而元根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地理位置恰好适宜。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毛珍芳非常兴奋,她赶忙召集村民开会,向村民们宣传反季种植高山白菜的新方式。村民们却将信将疑,不敢“尝新”。为了说服村民,毛珍芳把自家最好的3.8亩土地拿出来,全部种上了高山白菜,以示范种植的方式鼓励村民抓住机遇。

经过实践,村民们看到高山白菜的种植难度不高、收成良好,最关键的是可以很好地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反季节也能迎来丰收,于是纷纷跃跃欲试。初期元根村共有30余户村民参与进来,首批元根高山白菜销售收入逾20万元。现在,高山白菜种植已成为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型产业,村民们的冬闲田一下子变成了“致富田”。

2022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毛珍芳针对在田间地头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巩固提升雅安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的建议。农业农村部于同年8月就此建议进行了专门答复,表示会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助力雅安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毛珍芳抑制不住地高兴:“建议有回音,生活有盼头!”

改善村民生活“有光就有希望”

毛珍芳所在的元根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村路上一直没有路灯,夜幕降临后村里顿时漆黑一片,村民只能摸黑进出。“村道亮起来”是全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着村民生活的不便,毛珍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四处奔忙、筹集资金、统筹安排,终于使得元根村全村在2019年安装上了50多盏太阳能路灯。路灯的安装不仅照亮了村路,更照亮了老百姓的心。看着温暖的灯光铺洒在地面上,毛珍芳感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使命感更强了:“有光就有希望!我要努力为村民们带去希望。”

如今的元根村,路灯明亮,道路畅通,基础设施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都表示:“多亏了毛书记,现在咱们村大变样啦,生活巴适得很!”毛珍芳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扎根基层,为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发声,为乡村振兴和村民共同富裕发光发热。

 

记者|张维炜

见习记者|丁子哲

责任编辑|成鑫

来源|中国人大网


2023-02-06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全国人大代表方燕:保障居家老年人吃得安全卫生健康实惠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继续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老年人群体上。“目前,老年人吃饭难是养老问题的集中表现之一,解决吃饭难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普遍反映的现实
  • 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
    人大代表多年关注老旧小区功能更新与文化保护在城市更新中守护好“老重庆”印记和煦春风,轻抚斑驳的红砖青瓦;在刷上新漆的老式葡萄架下,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见证着老院的岁月更迭……当九龙坡区人大代表杨纲走在谢家
  • 以梨为媒 奔向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綦江区永新镇石坪村梨花山,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微风拂来,花枝随风而动。许多游人置身其中,细细体味梨花传来的春的消息。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弓着身子穿梭在梨树间,护卫着梨花山的美丽。“梨树让我们
  • “金果果”富了乡亲振兴了村庄
    近日,酉阳自治县南腰界镇大坝村一组思茅坪的山坡上,十余名村民穿着雨衣穿梭在金梅枣基地,呵护着刚抽芽的果树。“金梅枣今年就要挂果了。昔日闲置土地,如今变身经济林。”南腰界镇人大代表、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冉灵
  • “红管家”故事多
    大川红管家,心系你我他;党员来带头,大小事都抓;一本明白账,分毫都不差;小区变了样,大家齐声夸。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大川花园小区是沙坪坝区最早的物业小区之一,但因年代久远,加上物业服务不到位,慢慢地,
  • 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宣传宣讲两会精神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卢支书,回来了,快给我们说说,这次去北京都有啥收获?有哪些跟我们有关的好政策……”3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镇宁六马镇致富村村支书卢丹刚刚回到家乡,便马不停蹄地来到村里的蜂糖李种植地,向农户们了解李
  • 刘艳英:回乡传递两会“好声音” 走好乡村振兴路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第一时间赶回家乡隆恩村,将两会“好声音”传递到基层,和大家分享会上的所见、所闻和
  • 从“打工人”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们深情“告白”东莞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赴京参会,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年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莫幼坤心情尤为激动。她是农民工代表,也是从东莞横沥走出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国家
  • 兰花静开吐芬芳—— 记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
    扎根基层信息通信运检技术岗位25年,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基层专家;从单打独斗、独自前行到传递知识、授人以渔,培养起一批人才,她始终吃苦在前,奉献在前,默默付出,不问收获。
  • 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
    “小艾书记回来啦,小艾书记回村啦!”“小艾书记,我们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你发言了,你坐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激动吗,你是我们全村人民的骄傲啊!”当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艾克热木·买买提明参加完全国两会回到轮台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