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身残志坚的致富带头人 他为此“感动重庆” 正文
重庆市巫山县

身残志坚的致富带头人 他为此“感动重庆”

“石归路、土归树,整理园地就要各行其道。”巫山县人大代表、官渡镇双月村四组村民刘绪海在自家脆李园侃侃而谈。

“这样一枝连一枝,是典型的营养枝,要全部去掉。”他说。一旁的同村村民刘继周连连点头。

这个曾经背负一身巨额债务的汉子,没有被“山”压垮,靠着坚强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化苦难为回甘,成为土地和群众的“代言人”。

今年3月,刘绪海也因此荣获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刘绪海(右)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无偿供水

1993年,刘绪海因车祸导致右手截肢。被病痛和贫穷包围的他并未因此消沉,借钱办起了砖厂。

就在砖厂生意开始红火时,不少甲方突然失联,120万元欠款落在了他身上。

为尽快还清欠款,2015年,刘绪海在镇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包下一座荒山,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3个多月,开垦出200亩田地种植脆李。

第二年,他在脆李园修建了水池,除日常为脆李灌溉,干旱时节还能供附近村民救急。

“不能我一家有水吃,让别人看着干着急。”刘绪海说,去年大旱时期,果园水池发挥了大作用,周边30来户村民都用水池里的水应了急。

在刘绪海看来,比起债台高筑时,村里人对他的帮助,这都是小事,所以对村民有求必应,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帮助垦荒

刘绪海一点一滴的付出,收获了村民的信任——2021年年底,他当选县人大代表。

赶上这几年脆李质优价高,他种植的200多亩脆李卖出了好价钱,陆续还掉了家里的欠债。2022年,闲不住的他又瞄上了同组10多个村民的闲置土地。

“这些以前都是粮田,荒了怪可惜的。”刘绪海说。

家里人觉得他管理自家果树已经够吃力了,纷纷表示反对。远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听闻后,也打来电话劝阻。

刘绪海嘴上应承,第二天就请来挖掘机师傅,把邻居们的近五十亩闲置土地开垦了出来。

“你家的地,我请人开出来了,这些年外面打工也不好挣钱,回来跟着我干嘛。”大伙儿乍一听,以为他要租地扩大规模。

当了解到他无偿帮大家垦荒,只是想带着大家一起种植脆李时,村民们都纷纷响应。

70多岁的刘继周早就想把自己四五亩闲置土地开垦出来,却一直苦于家中没劳动力,经刘绪海这一“折腾”,不仅种上了脆李,还套种了玉米、黄豆、红薯。

技术指导

刘绪海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脆李种植专家。

为了带动更多残疾人发展,他先后与5家种植户联合成立巫山县娃娃包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他种植的脆李也荣获“全国优质李银奖”,脆李园获评“全国基层农机科技示范基地”。

病虫害防治、施肥、抹芽、打枝、疏花、疏果……刘绪海为种植脆户向西贵讲解完,又跑到身患残疾的陆作银家,在他家4亩多脆李地里现场教学。

随着请教的人越来越多,总跑来跑去也不是办法。刘绪海就与困难户、残疾户结成对子,帮助他们选购种苗,制定种植方案,定期在家里举办脆里种植技术培训。

今年他计划把自家二楼收拾出来,用作脆李技术培训室,到时不仅自己这个“土专家”讲,还要请镇里和县上的技术指导员上门。

最近,刘绪海又看好了林下经济。已在自家果园的脆李树下、田坎周围试种了油牡丹,“等有了效益,我就带着大伙儿一起种。”

开荒种脆李,又带领村民发展脆李,走上幸福之路……今年3月,刘绪海荣获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自担任县人大代表以来,刘绪海连续两年围绕全县生态产业发展、防控野猪危害等提出建议。未来,他将继续为土地和群众“代言”。

 

通讯员|陈玉梅

编辑|常畅


2023-06-21

最近报道

RELEVANT
  • 公民导刊杂志社记者证申请的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精神,我单位已对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拟领取新
  •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十项行动”
    今年6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由天津国网电力公司打造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中心”建成启用,集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营商环境运营服务中心等十大板块于一体,搭
  • 牵引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记全国人大代表刘庆
    走进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只见大厅电子屏上的两行大字引人注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还有一段来自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寄语:“江苏省
  • 守护万家灯火 书写为民情怀
    王伟是长春市人大代表、公主岭市怀德镇供电所所长,也是公主岭市携手同行爱心联盟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岗位为民代言,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当好电力
  • 让爱点亮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记省人大代表王煜
    “我一直在给学生写信,这些年坚持下来,大概已有上百万字了。”省人大代表、通化一中党委书记王煜翻看着书信记录感慨万千。从教二十余年,从每天给学生写交心本的“知心姐姐”到如今仍坚持给学生写信的“校长妈妈”
  • 3D停车楼让私家车有了“家”
    老旧小区停车太难了——这几乎是所有家住老旧小区居民的头等心病。去年6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工农支路传来好消息,让居民闹心8年的“因缺少停车场导致乱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得到
  • “母亲水窖”找到供水点
    “各位代表,潘队长,我觉得我们组的泥结石路该维护一下,坑坑洼洼的,下雨天路不好走得很。”“几个山坪塘漏水有点严重,是该维修了,不然明年庄稼用水有点儿恼火。”“没得水吃才是大问题,你们去看嘛,原来修的‘
  • 32年保持满腔热忱
    光阴荏苒,岁月如箭,1992年至今,我已连续担任沙坪坝区人大代表32年了。前些天,有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是怎样在30多年,始终保持满腔热忱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要对得起近万张选票上画的圈圈。”
  • 10年坚持公心为民
    自2011年1月当选开州区人大代表至今,我已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10多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在每次区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不少于3件。如何当好选民代言人,我有三点体会:人大代表
  •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大医精诚
    宋兆普正在看患者的CT片子,了解患者病情。宋兆普(左一)为患者把脉。宋兆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爷爷,爷爷……”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病区,有一群因为脑瘫而无法正常学